撰寫:Mr.6

出處:http://mr6.cc/?p=3701#more-3701

Patch.com不是一個新網站,它於一年前創立,做的是「超地方新聞」(Hyperlocal news)。

什麼意思?來到它的首頁就知道,這裡有一張地圖,還不是全世界或美國的,只是在紐約州和新澤西州,就在那邊,零星散布著搭約11個「小點點」,每個小點點,都是我們從來沒聽過的當地小鎮的地名。Patch.com目前已在這11個小鎮,設有給當地人看的「新聞網站」,另外還有三個新鎮,正準備加入中。

你說,這些新聞網站,以前不都有當地的小報在做了嗎?

不,Patch.com的方式有些不同,他們顯然是從一個全國的網站的高度,在小鎮當地指派記者,讓他們從此就當地方的「樁腳」。據Newsweek上周這篇文章說,這些「樁腳」一接到任務,就非常的瘋狂,會追著這小鎮發生的每一場小車禍,會去參加每一場小鎮的鎮民大會……,「敬業」的程度連小鎮的鎮長都大呼受不了。你問,呃,這些事情,會有人要看嗎?大家都關心國家新聞吧?那Patch.com就反問,如果沒人要看,為何每次鄉里大會,都有這麼多人參加(我們這邊也是啊)?為何每次車禍,即使是小擦撞,還是有這麼多人駐足旁觀、指指點點,常常看完後都還是帶著一堆問號離開?

可見這些當地新聞其實是有人想知道、想看的,目前和Patch.com一樣的網站,包括PlaceBlogger、EveryBlock、Outside.in、Topix.net…其實蠻多家的,最近這些網站亦也接二連三有了「好消息」,我曾寫過的這個EveryBlock網站,月前已經被MSNBC成功併購走,另外Patch.com也於今年被AOL買了下來。如果同時被同為「GAMY」四大天王的AOL、MSNBC買下,那這些「超地方新聞」就有意思了。而我這幾天看過來又看過去,更是突然想到一個新領域──

開始講之前,容我先引用自己在《非凡新聞周刊》的一篇專欄文章,去頭去尾的摘錄其中精華,來說明什麼是「超地方新聞」:
……美國的媒體界紛紛都在找尋「下一代報紙」,這個找尋,到了最近,終於有了初步的答案。

這答案,就是所謂的「超地方新聞」(Hyperlocal news)。

什麼是「超地方新聞」?平常,所謂的「地方新聞」,就是那些貼在大樓公告欄上面,瑣碎的一些公告、活動通知、甚至是鄰居自發性的創作、還是東家長西家短,譬如這星期某處新開一間早餐店、誰要舉辦大型烤肉活動、周末進香團之類的。這類的新聞由於太瑣碎,不合經濟效益,一般的新聞媒體當然不會去報導的。他們寧派最好的記者去跑最大宗的新聞,某地水溝堵住這種新聞便沒人寫了;再者也是因為,報社傾所有業務力量去接大型的、全國級的廣告主,因此已無力經營在地的小廣告主。
不過,「超地方新聞」真的沒有商機嗎?那些「小廣告主」真的不值得經營嗎?美國這邊一個數字顯示,若好好計算,包括所有大眾傳媒廣告(ATL)、建物廣告、展場廣告所有加起來,這些小廣告主所加起來的潛在商機,可以高達1000億美元!

但,一般來說,這千億美元很難取得,畢竟這些小廣告主分散在各處。這也是為何最近網路開始熱「超地方新聞」,因為,以上的問題,都可以用這麼同一種方式來解決──網路!

可不是嗎?理論上來說,若能利用全國型媒體的資源、資金,來設立一個正確的網站與後台編輯架構,可以用一點點力量,來策動各地的部落客、廣告主,在同一個網站上「遍地開花」,伸入到所有的平台,這樣一來就可以集小眾成大眾、集地方於中央,然後積小錢成大錢。

這個概念其實已經喊了好幾年,到了上個月,「超地方新聞」終於再次來到另一個高峰。美國公共廣播電台 NPR剛宣布得到一筆奇特的300萬美元預算(台幣1億元),準備聘用一支新團隊,此團隊選了12個城鎮,打算在當地深耕製作「超地方新聞」,他們的做法就是從網路上找來這些寫手,這些寫手很高興有機會表現,因此願拿微薄的薪水。拿這些寫手的文章來吸引當地人,再給小廣告一個類似關鍵字廣告的操作平台,讓這些廣告主自行登入「DIY」下廣告。

不過,在大家引頸企盼「超地方新聞」的同時,另一個值得警覺得數字是,儘管在地小廣告主在網路上下廣告的量,目前正以每年近6%的速度穩定成長中,明年預估會有133億美元的成效,但,這個數字佔剛剛的1000億美元,已經有13%,這個比例其實已經相當的高,甚至已略超過所有廣告主所下的網路廣告佔所有廣告的比重(此比重在台灣去年大約是8%),這和「超地方新聞」的理論不符,因為,在地小廠商應該比國家級或國際級廠商更不願意下網路廣告才對,換句話說,或許,在地小廣告主已呈飽和狀態了。

另外一個值得警覺的是,《紐約時報》早在去年底就來搶「超地方新聞」的生意,他們開發了一個叫「Local」的新網站,但這些網站在進入當地新聞時,被當地人聯名反對,推展得並不順利,顯見,現在要考驗大媒體的是這些媒體巨擘如何脫掉「巨擘的外套」,要他們穿著汗衫、就像里長伯一樣,親切的話社區新聞?………
兩星期前的這篇文章中,我其實就有這樣想法,大家所看好的「在地廣告主」,我反而認為從數字來看,機會不大。這星期
就有一篇呼應了我這樣的想法──這是來自Borrell Associate的研究,認為在地小廣告在未來五年只會極微幅的成長2.9%。那,「地方新聞」的機會在哪裡?

回到Patch.com,它和紐約時報的超地方新聞站Local有點不同,Local的網頁在此,看起來只是紐約時報部落格旗下的一個新部落格,但Patch.com不一樣,從網站上看得出他們正在徵求「其他小鎮」也加入,加入後,Patch.com接下來就在當地聘用當地的記者,然後,給他/她一個「樁腳」的任務。

「樁腳」的心態,將會是「超地方新聞」的一個大機會。想想,許多動物都有地域的概念,人類多多少少也還是有,對一個記者來說,以前加入一間報社,她必須做了很久才會做到「頭」;現在,一開始就讓她做「頭」,只是是地方的頭,讓她去經營地方,經營得好應該都是她的!

那是一種「自佔地盤」的行為,目前網路最缺的就是自佔地盤。網路上強調的是「中央控制」,所有的事情都從中央出去,網路的無所不在也讓「中央控制」的模式變的很合成本、很容易,不過,如果還想「做更多」,可以讓這些記者或部落客們去當地方的「樁腳」,讓他們願意去拚了命的經營地方的新聞、地方的所有瑣碎事。若說網路可以策動這麼多人,如果也可以開始策動每個人的「地域概念」,那可以瞬間開好多好多的「分店」!

所以,雖然在地廣告主在線上下的廣告量極將飽和,但是我依然看好「超地方新聞」。依以往的行為顯示,真正的獲利模式,總是由創業家自己去想出來;真正厲害的網站,會去想辦法結合很多很多很多這樣的創業家、或有創業性格的人,讓他們齊心協力的去摸出他們的新獲利模式。就算沒有獲利模式,就像Ning社群網站這樣,很多創意者依然願意投資更多時間去經營,帶來的是非金錢的成就,這樣一來,人數一多,又可以想一想其他的獲利模式。

或許,這些「樁腳」,會願意付一些錢來繼續做他們在做的事!

也許,是其他的模式…重點是,現在就可以開始來「佈樁」了!

 

小樹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ngingb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